首頁
1
商品介紹
2
淺談道教;一、創立之時空背景3
首頁 宗教知識 宗教知識 淺談道教;一、創立之時空背景
12

淺談道教;一、創立之時空背景

8722a6061d9bdb529082ef5719959e13.jpg

淺談道教;一、創立之時空背景
道教是一個自然順化而成的宗教,嚴格的定義道教沒有教主,道教是中國先民集思廣義混合而成的宗教,在東漢的張道陵創設組織與制度化。形成一個宗教的教團,教團的核心思想精神《道德經》是老子所著作,老子是哲學家,張道陵把《道德經》精神實踐在宗教上,此非張道陵所創,故,張道陵為老子思想的宗教實踐者。
根據學者研究東漢張道陵之前,在中國歷史早期先民就出現了各種崇拜與信仰,從早期的生殖崇拜發展到對自然界的崇拜進而形成了信仰,也從自然界中發展出、天的信仰、地的信仰、星辰星宿信仰、太陽與太陰、天地水的三官信仰加上人類對先人追終甚遠情感緬懷的祖先信仰。陰陽家、符籙家、神仙家、煉丹家等等。這些都是在過去封閉社會,依不同文化思想與民俗習慣所發現出現的。在東周期間禮崩樂壞文化疲敝,諸子百家學說出現,這期間是中國精神思想最軸心的文明時期,偉大哲學家也都出現在社會動蕩不安的時代,各有提出拯救文化匡正與安定社會的倫理及秩序,對之後中國信仰文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老子所著《道德經》中道的思想,《道德經》揭開天地宇宙神秘面紗,道是天地宇宙的根源與自然規律。漢武帝政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非純儒學,宰相董仲舒加上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神秘之學,為政府施政的政治哲學。
中國最動蕩不安的時期歷經周朝的春秋五霸、戰國七雄,各國都想逐鹿中原夾天子以令諸侯,秦贏滅六國稱始帝以法家為相,秦立不久楚項漢劉起義滅秦後相互爭戰,項王全軍覆滅劉邦勝建漢,武帝以景文之治的基礎,勵荊圖治長年征戰打敗匈奴,從東周到漢武帝的幾百年間,中國社會沒有停止的內戰與抵抗外來的侵略,一個國家民族沒有被滅亡實屬大幸,當時的朝廷為了延續政權,每次幾十甚至上百萬的將人民送上戰場,馬革裹屍喪命戰場哀鴻遍野,戰場殺戮的恐怖,幾人平安歸來,當時的社會挨家挨戶出征者死不見屍生不健全。
武帝後歷朝每況愈下朝秨不穩,到東漢末年蜀川人鬼雜居,張道陵入蜀修練,稱太上老君夜間駕臨指導道法趨分人鬼,以老子《想爾註》教導信眾,並結合各種早期道教信仰,在川蜀以神設教創立政教合一道團,立24治首治陽平治(首治為中央政府),治設首長為三五都功(縣令),規定鬼卒(信眾)入道需繳五斗米,以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三元節日為信眾辦理黃籙,在各地設立「義舍」,置「義米」、「義肉」,免費提供給過路者食宿,又怕人多吃,特地在教規上加了「人若食用過量,鬼能使其生病」。如有人生病,張魯將病人「引入靜室,令其思過」,然後要病患寫上自己姓名,一式三份,稱為「三官手書」,「其一上之山,著山上,其一埋之地,其一沉之水」。並發布禁止釀酒、春夏禁止殺牲的命令,史稱「民夷便樂之」。犯法者「原宥三次」,再犯才處以刑罰。小過者則修治道路百步,史稱五斗米教亦稱天師道。三國時期曹操發兵伐蜀,張道陵孫張魯降曹漢,舉家遷往洛陽,張魯之子娶曹操之女,張曹結為姻親。後其子張盛南下江西觀得龍虎山為一靈氣寶地,伺機將道團遷往今江西龍虎山天師府。
洪偉富109.03.07撰於台中

1297696